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

消水腫排脂肪!中醫師獨門配方:洛神茶飲

【早安健康/林昕潔整理編輯】年末的各個節日,各種大魚大肉、高熱量的食物一餐接著一餐吃,加上脂肪合成的速度比平常還快,難怪大家都說冬天是最容易變胖的季節!究竟該怎麼做,才能瘦瘦過冬呢?吳明珠中醫師認為,除了控制熱量攝取之外,多吃能夠暖身、發汗的食物,以及低熱量的芹菜、蘋果等蔬果,再泡杯暖暖的「洛神桑葉茶」,並避開生冷性寒的食物,就能提高代謝、防止「冬季胖」找上門!
許多人都覺得冬天特別容易發胖,而這跟冷天愛吃東西也有關。天氣越冷,人體需要的熱量就會越多,加上運動量減少,不知不覺體內就囤積了大量的脂肪。
「洛神桑葉茶」消水腫排脂肪,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浮腫肥胖
吳明珠中醫師推薦,將洛神花3朵、桑葉3錢、決明子3錢洗淨,放入杯中並加入500毫升的開水沖泡,再加入檸檬片泡成一杯暖暖的「洛神桑葉茶」。其中的洛神花利尿、消浮腫,並能促進膽汁分泌、有助分解脂肪;決明子能夠潤腸、利便;桑葉則是能促進澱粉代謝。
想要減少肥胖問題,除了避免高熱量的食物之外,也要避開冰冷、寒性的食物,因為這類食物會使代謝功能降低,還容易導致脹氣、便秘、浮腫等問題。所以,不想冬季胖上身的人,就快快放下冷飲、冰品,改吃低熱量的蔬果吧!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

腳暖身就暖!養生5招禦寒

天氣寒冷若不注意腳部保暖,不管衣服穿再多、包再緊,還是容易感覺身體發冷。中醫認為,腳部是全身最容易發冷的部位。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董懿容表示,腳部容易冰冷的人,多屬於虛寒體質。
若平常愛吃冰品、喝冷飲,容易導致身體偏寒,腳部距離心臟較遠,平時久坐較少運動者,雙腳也容易因為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而感到冰冷。
養生5招暖腳、促血循
在寒冷的冬天夜晚,若你已經穿上一層厚厚的襪子再蓋上厚棉被,雙腳還是凍得像冰棒,針對這些腳部容易冰冷的族群,中醫師建議,從以下5方面著手調理。
《調理方1/運動》
許多久坐族長時間久坐不動,氣血不通、血液循環不好,體內也容易有阻塞,因此手腳容易冰冷的人,最重要的就是要運動。腳部是人體第2個心臟,散步、慢跑等低強度的運動,可以將血液打回心臟,有助於打通阻塞部位,促進血液循環。
小叮嚀:血壓過低、吸氧量不夠容易疲倦,或是容易貧血、血量不足的人,要注意不要過度或劇烈運動。
《調理方2/足浴》
泡腳有助腳部保暖、改善血液循環。
【足浴帖1】
材料:老薑3~5片、艾草2~3錢。
作法:用800cc至1000cc的水,將老薑、艾草煮5至10分鐘即可。
【足浴帖2】
材料:桂枝5錢、當歸5錢、紅花3錢。
作法:使用5000cc水將上述材料煮開即可。
泡腳前,你應該知道:
1.泡腳時機:用餐後1~2小時再泡腳較佳。
2.泡腳溫度:泡腳的最佳溫度以40℃為最適宜。
3.泡腳水位:泡至腳踝或小腿肚皆可。
4.泡腳次數:每周可泡2~3天,每次不超過20分鐘為限。
5.泡完腳後:泡完腳後腳部的汗孔處於張開狀態,建議盡快擦乾雙腳、穿上襪子以免受寒。
哪些人不適合:雖然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但是若腿部有傷口、皮膚紅腫發炎,不宜泡腳,以免加重病情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、銀髮族,由於末梢神經對溫度較不敏感,泡腳時要特別留意水溫。
《調理方3/拍打經絡》
膝蓋以下到腳底,有許多重要穴道,泡完足浴後拍打腳部經絡,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,加強末梢循環。
拍打方式:手彎曲呈杯狀拍打。
拍打時間:每條經絡拍打5分鐘。
【經絡1/膽經】
作法:端坐在椅子上,從臀側拍打至大腿外側、小腿外側往下拍打至腳踝。
【經絡2/膀胱經】
作法:採站立姿勢,從臀部後側拍打至大腿後側、小腿後側拍打至小腿肚。
【經絡3/胃經】
作法:端坐在椅子上,沿著大腿前側拍打至腳背。
小叮嚀:拍打時不是拍越大力效果越好,若拍到皮膚出現瘀青,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若腳部受傷或是末梢神經異常的人,拍打時要特別注意力道。
哪些人不適合:經絡行經的皮膚部位有傷口,或有皮膚乾癢症狀的人,較不適合。
《調理方4/飲食》
如果你常吃生菜沙拉、冰品冷飲不離手,這些生冷的寒性食物,容易讓你從體內開始發冷,雙腳凍吱吱當然也就不意外。雙腳容易發冷的人,可以多吃平性、溫性的食材,平時也可以多吃點補血的葡萄、櫻桃、蘋果、紅豆等食物,及補腎的黑色食物,如黑豆、黑芝麻等。
《調理方5/穴位按摩》
除了足浴外,按壓穴道也可幫助循環。由於穴位有深有淺,肌肉多的穴位按壓力道要大一點,要有酸感才有效。
【穴位1/太衝穴】
位置:在腳背第一腳指骨與第二腳指骨結合之前的凹陷處。
按壓方式:位於腳背太衝穴,由於肌肉較少,輕輕按5~10秒,循環30秒至1分鐘即可。
【穴位2/三陰交穴】
位置: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内測,腳內踝上4隻手指併攏,小腿脛骨後方凹陷處。
按壓方式:此處肌肉量較多,建議用力按5~10秒,每次按壓循環30秒至1分鐘即可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

立冬補冬,補嘴空!紅棗、麻油4食材暖身強免疫

【早安健康/曾啟翔整理編輯】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,天氣已經完全改變,此時的養生觀念,應順應自然的規律,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,此外冬季萬物凋零,易導致情緒低落,可以多參加與人接觸的活動,激起人們正向力量及對生活的熱情。
立冬進補注意腸胃 根莖類食物促腸道蠕動
寒冷的天氣是最適合食補的時候,為了補充營養,要適當補充一些高熱量的食物,才不會受寒,但立冬建議不要一次食用過多,要讓胃腸道逐漸適應,才不會因過度進補而造成消化不良,可以吃用溫和易消化的粥類或紅棗湯,也可以適當補充根莖類食物,能促進腸道蠕動、提升免疫力。
天冷時,增加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攝取,能夠抗低溫,羊肉、烏骨雞、栗子、南瓜、生薑等溫熱食物,都很適合在這個時候吃。三高患者須留意進補時,血糖血壓的變化,雖應景食補,但千萬別過量。另外,有在服用特定藥物控制病情的民眾,也需注意中西藥之間的交互作用,以免提升副作用或降低藥效。
時令養生食材推薦
1.烏魚:豐富蛋白質供身體組織建造、修補,補充體力與營養,提高免疫力。
2.麻油:含亞麻油酸,人體不可或缺的必需脂肪酸。
3.皇帝豆:與豆腐差不多的蛋白質含量,卻有比豆腐多5倍的膳食纖維、鐵質。
4.紅棗:健胃整腸,穩定精神。
時令食譜推薦
【豆包炒皇帝豆】
材料:皇帝豆150公克、生豆包120公克、胡蘿蔔60公克、鹽1小匙、油2大匙、白胡椒適量。
作法:
1.將生豆包與胡蘿蔔洗淨後,分別切條狀備用。
2.備一滾水鍋,放入洗淨的皇帝豆與胡蘿蔔汆燙一下,撈起過冰水後備用。
3.在另一鍋中加入油,將皇帝豆、胡蘿蔔及豆包混合拌炒均勻。
4.最後加入適量鹽巴及白胡椒調味即可。
【花生紅棗紫米粥】
材料:紫糯米250公克、花生仁100公克、紅棗25公克、紅糖5大匙、水2500毫升。
作法:
1.紅棗洗淨去籽;紅皮花生泡水2小時,紅棗、紫糯米泡水1小時備用。
2.準備一滾水鍋,將浸泡好的紅皮花生、紅棗、紫糯米放入鍋中,大火煮沸後,調小火熬煮,待粥熟後關火,再用紅糖調味即可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

霜降「秋補」更勝冬補!4食材幫身體打底、抗發炎

【早安健康/曾啟翔整理編輯】「霜降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,在台灣可以看到草木開始凋零,楓樹由綠轉紅,呈現出秋天的繽紛景致,此時秋菊怒放,冷香襲人,也是觀賞菊花的好時機。
霜降養生重呼吸道保養 多攝取維生素B
民間一直有一種「補冬不如補霜降」的說法,所以在此期間的食補是很重要的,霜降時期的食補,需加強呼吸道的保養,以預防感冒、肺炎,著重水分的攝取、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,幫助新陳代謝、提供能量,也能保護神經組織細胞。
為抵禦寒涼,可以透過攝入蛋白質的方式,食物中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具有一定的保暖緩衝作用,可以多攝取肉類、魚類、奶類、豆類、蛋類、穀類以及部分堅果食物。
時令養生食材推薦
1.香菇:主治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少氣乏力。
2.花枝:降低體內發炎、保護心血管。
3.地瓜:排毒、護膚、抗老、防癌、便秘、發炎。
4.山藥:補脾益氣、潤肺化痰。
時令推薦食譜
【山藥排骨湯】
材料:排骨500公克、山藥2兩、鹽適量。
作法:
1.將排骨放入鍋中,加水燒沸、汆燙,撈淨浮沫。
2.將新鮮山藥洗淨,削去外皮,切成滾刀塊。
3.將排骨、山藥一同放入鍋中,加適量水,以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,待排骨熟透後加鹽調味即可。
【香菇瘦肉湯】
材料:腰內肉200公克、鮮香菇8朵、紅棗5顆、枸杞5公克、蔥10公克、鹽2小匙、米酒1大匙、水2000毫升。
作法:
1.選用腰內肉這類豬瘦肉,洗淨切片後汆燙,撈起放涼;蔥洗淨切末。
2.將香菇洗淨,枸杞泡水洗淨後,和汆燙好的瘦肉一起放入冷水鍋中,小火煮30分鐘。
3.加入洗淨並去籽的紅棗,再煮3分鐘,最後撒上蔥末並加鹽調味即可。
【跟著節氣養生律動,霜降沉筋骨鬆】
躺在地上,雙腳自然微開,雙手放在身側,身體像融化的奶油,一點一點沉入地板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

紅棗、雞心棗怎麼分?專家教你這樣選

燉藥膳、煮甜湯,好吃又營養的紅棗總成為食材之一。但紅棗種類多,常見的還有體型較小的雞心棗,兩者有差嗎?哪些人不適合?又該怎麼區分?這裡一次為你解答!
雞心棗藥用成分較高 紅棗口感甜適合入菜
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施純全指出,紅棗始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,又稱大棗、乾棗、美棗,性味甘、溫。紅棗品種相當多,大約有700多種,雞心棗是其中一種,果實因外形像雞心而得名。
在中醫,紅棗多被用來補中益氣,健脾益胃,達到增加食慾、止瀉;另外也能養血、安神。當開的方劑藥性較強,醫師也會搭配紅棗服用,緩和藥性的副作用,保護脾胃。
義大醫院中醫部部長蔡金川表示,相較於一般外型較大的紅棗,雞心棗中的藥用成份,包括氨基酸、有機酸及黃酮類化合物等較豐富,故較適合當藥材,而紅棗則因氣味及口感較甜,多用於食材。
因此,雞心棗的藥用價值較高,市面上大多以藥用為主,平常燉補想有明顯的功能,可選用雞心棗。若是較不能接受中藥味,口感佳、甜度高的紅棗則較為合適。
搖一搖有聲音就是雞心棗?專家:不一定
坊間流傳說法,認為雞心棗的果核與果肉會分離,因此輕搖若有聲響,就是雞心棗。但較新鮮的雞心棗核肉並不會分離,雞心棗是果實曬乾而成,曬的愈乾、水份愈少,裡頭的果肉與果核才會分開,因而有聲響,但不一定是挑選標準。
更準確的判斷方法,可以從外觀上分別:紅棗的體型較大,且尾端呈現圓弧狀;雞心棗體型小,尾端呈現尖頭狀。
蔡金川認為,除了用聲響、體型大小判斷外,肉質也是區分方式,例如雞心棗較細緻緊密黏膩,一般紅棗的肉質比較鬆軟。
選購紅棗 首看乾燥程度
藥材的保存性與含糖量、保水度有關。成熟的雞心棗跟其他品種的成熟紅棗相較,蔗糖含量較少,較容易保存,但若沒有適度的乾燥,含水量過高也容易發霉,因此選購時,乾燥度很重要。
紅棗屬果實類中藥材,含水量、營養成分高,因此建議放冰箱冷凍保存,避免水分被蒸乾,且儘早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。若擔心吃不完,可買小包裝,不要一次購買太大量。若發現中藥材有發霉、變色或是有油敗味時則不宜再使用。
加入薑、蔥或是做成甜粥更能增添雞心棗風味,若想用雞心棗燉補,建議可加入蔥、薑、蒜及洋蔥調味;以甜粥方式食用也適合,如配合白木耳冰糖做成甜湯,或是熬成八寶粥,增添口感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

破解中藥5迷思

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惠姍/台北報導】
吃中藥也有眉角,吃錯,可能治病不成反傷身!在《華人健康網》5914呼叫醫師中,有網友提問:「中藥是天然藥材,若錯過服藥時間,可以一次吃2包?、過期的中藥還可以吃嗎?吃完西藥不能馬上吃中藥?」中藥怎麼吃才對,讓中醫師為您一一解答。
Q1/中藥是天然藥材,若錯過服藥時間,可以一次吃2包?
解答: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兒科主治醫師賴琬郁表示,中藥雖是天然藥材卻也是藥物,只要是藥物都可能有副作用,若攝取過量,可能會加劇副作用的症狀,最好詢問中醫師是否可2包同時吃。目前台灣廣泛使用的中藥劑型是科學中藥,科學中藥是經水煎煮提取濃縮再加入賦形劑,由於藥物被稀釋過,相對較原本水煎中藥更溫和,大部分的科學中藥一次吃2包,並無大礙。
不過,若服用的藥材中包含附子、川烏、草烏等具有毒性的藥材,過量服用恐會對人體有害。此外,內含麻黃的中藥,一次吃太多,也可能會出現心悸、亢奮、失眠等副作用。
因此,若錯過服藥時間,想要2包中藥一起吃,一定要先諮詢醫師。嬰幼兒及老年人,對藥物反應較敏感且肝腎代謝藥物的能力較差,不建議2包一同服用,最好遵醫囑按時服用。
Q2/吃完西藥不能馬上吃中藥?
解答:
中醫師賴琬郁建議,中藥、西藥最好相隔1小時服用,才能避免中西藥在腸胃道產生交互作用。同時服用西藥的患者,至中醫就診時,最好告知醫師在服用哪些藥物,因為有些中藥、西藥一起服用可能對人體產生傷害,如同時服用紅麴與Statin類降膽固醇藥,就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。
Q3/中藥和西藥不同,所以配果汁、牛奶、茶飲、咖啡、薑茶一起服用,也不會有問題?
解答:
中藥成分相對較西藥複雜,屬性又分寒、熱、補、瀉等特性。若搭配果汁一起服用,由於果汁也分不同屬性,例如:西瓜汁屬寒性,就會影響溫補藥物的療效;薑茶屬溫性,搭配清熱藥服用,也會減低藥物療效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葡萄柚內含有會抑制肝臟代謝藥物的成分,容易使藥物濃度增加,造成中毒,因此吃藥前後2小時最好不要吃葡萄柚或葡萄柚汁。
此外,牛奶含有鈣質、蛋白質,可能會與某些中藥成分結合,影響藥物吸收,不適合搭配中藥服用;茶與咖啡內有些生物鹼,可能會影響中藥的酸鹼反應,出現沉澱或影響藥效,不建議與中藥同時服用。因此,吃中藥最好搭配白開水一起服用,較不會影響藥效。
Q4/中藥會過期?過期的中藥還可以吃嗎?
解答:
中醫師賴琬郁指出,食物都會過期了,中藥當然會過期,由於過期的中藥會出現變質的現象,中藥材飲片若過期或保存不當,容易發霉,產生黃麴毒素,更要小心。過期的中藥不要服用,以免造成身體傷害。
Q5/中藥要如何保存?
解答:
中醫師賴琬郁表示,中藥依照不同劑型,有不同保存方式:
科學中藥:一般科學中藥放在室溫、陰涼乾燥處即可。若一次拿的藥量較多,建議先拿出一週的藥量,其餘的中藥用夾鏈袋密封,放在冰箱保存,能避免藥物受潮、結塊。
中藥飲片藥材:飲片藥材可放在夾鏈袋、真空罐中,減少與空氣接觸,並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。枸杞、紅棗、當歸、龍眼肉等藥材,由於含水量高容易發霉,建議放進冰箱保存。
中藥煎劑:中藥煎劑建議放冰箱保存,最好在3天內飲用完畢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

處暑補氣4招


處暑,是夏天結束,轉向秋天的時節。白天高溫炎熱,入夜漸感涼意,氣候的轉變讓不少人這段時間容易感到疲倦、提不起勁。
不同於春天的雨水與夏天的濕氣,台灣的初秋風大加上濕度降低,天氣偏燥熱。中醫認為秋氣主燥,肺燥氣虛,容易耗氣傷陰,因此情緒容易低落,身體感覺四肢沒力、容易昏昏欲睡。
順應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的天氣變化,「養、收」是入秋的養生原則,這邊提供4招提神補元氣的小撇步:
早臥早起 儲存元氣、讓心情平靜
想在初秋有好精神,可先從睡眠時間調整起。清晨盡量早起迎接陽光,吸收陽氣與能量。晚上忌諱熬夜,因熬夜會增加燥氣,盡量晚上10點半就上床睡覺。
中午適當小睡能減輕壓力、增強記憶力、振奮心情,也讓下午工作可以更有效率。研究指出,最適當的時間是30分鐘,不超過一小時。
慢跑、游泳 養神又排濕
中醫師陳威達在 《四季養生小百科》一書裡說,秋冬季節適合放鬆的運動,最好能不帶任何思緒,讓身體自然運作。因此像慢跑、游泳這種具有緩慢、持續、動靜協調的運動就很適合秋天。
此外,這些運動能將夏末秋初藏在身體裡的濕氣引出,減少濕疹、香港腳等皮膚問題產生。運動本身可強化脾臟的運作,加強腸胃蠕動,幫助身體消化與吸收食物養分。
按壓穴道 搭配精油助提神
按壓百會穴(頭頂正中央凹陷處)、太陽穴(頭部側面,眉尾凹陷處)、印堂穴(兩眉之間)、風池穴(頭後方枕骨下兩條大筋凹陷處)與神門穴(手掌下方豌豆骨內側)都有助於提振精神。想要醒腦時,也可以利用精油輔助,按壓以上穴道,以薄荷、薰衣草、茶樹精油的效果最好。
龍眼、茄子 補元氣的好食材
處暑是龍眼盛產的季節。中醫認為,龍眼味甘,性微溫,能消除疲勞,增強記憶力。工作若需要耗費大量腦力,可吃龍眼,不過因為龍眼補血,熱性體質者應攝取一份為限(10~13顆),否則容易上火,反而難入眠、暴躁易怒。
早晨來一碗粥,可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,是處暑節令的理想料理。吃粥有助於健脾胃、補中氣,令人一整天神清氣爽。
《龍眼肉粥》
食材:龍眼肉5錢、紅棗5顆、白米適量。
做法:所有材料一起煮成粥,放少許冰糖後食用。
除了龍眼,茄子也是消除疲勞的蔬菜,食用時可以搭配雞肉,加入味噌拌炒,也是一道美味又增強活力的料理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

夏吃生薑除濕真給力!紅棗生薑茶消暑袪濕

俗語說:「冬吃蘿蔔、夏吃薑」,酷暑夏日,脾胃易有濕氣者,吃少許薑能驅風寒、驅風濕,中醫師羅明宇指出,夏天高溫體熱,此時卯起來吃冰、吹冷氣,或是攝取過多涼性食物,反易導致人體「外寒內熱」,體內熱氣發散不出,所以愈是熱天,愈應適量食用薑,因為薑是「體內最佳的除濕機」。
炎熱夏日,不少人肥胖的原因是長期喝冰飲或寒性食物,造成體內「寒濕積聚」,體內累積的水分無法順利排出,而導致水腫、肥胖,傳統中醫認為,生薑可驅逐身體的寒氣,幫助發汗袪濕,溫肺顧胃,透過發汗排除濕氣,消除浮腫,同時消耗熱量,調整身體代謝機能。
中醫師羅明宇強調,俗語說:「早上吃薑,勝吃參湯」,早上吃薑,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。原因有2點:
1.促進消化:早晨7-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,此時吃薑,正好生發胃氣,促進消化。
2.提神醒腦:薑性辛溫,能加快血液流動,要是早晨起來腦子不清醒,昏昏沉沉的,1至2片薑馬上就能讓身體神清氣爽。
養生薑茶飲/助消暑散熱
【紅棗生薑茶】
材料:生薑3片、紅棗2顆、適量紅糖。
做法:將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,大火滾起後,轉細火煲10分鐘即可飲用。
作用:暖身,溫經止痛、滋養補血。
【陳皮生薑茶】
材料:生薑3片,陳皮3片、適量紅糖。
做法:把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,大火滾起後,轉細火煲10分鐘即可飲用
作用:溫肺化痰、止咳,預防感冒或風寒初起,寒咳見白痰可飲。
薑茶禁忌 燥熱不宜
中醫師提醒,薑茶具極佳的驅寒作用,適合寒性體質者飲用;反之,燥熱、陰虛火旺體質者不適合,這些人的手掌心及腳掌心發熱,容易口乾,皮膚亦較乾,經常便祕,若喝薑茶會出現火上加油的情況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
大暑是幫身體排濕最好時節!4種食物清熱排毒


【早安健康/曾啟翔整理編輯】大暑為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,是全年溫度最高的一個時期,由於常發生午後雷陣雨,濕熱難耐的天氣,大家常會藉著冷飲消暑,但患有慢性疾病者也該注意飲用的量,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。
大暑養生重清補
《24節氣健康養生法》書中提到: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季節,正是消除體內寒濕的最好時機,故常有「冬病夏治」的說法,對於每逢冬季就會併發慢性疾病的朋友,在夏季養生中應該細心調養,重點防治!
此外大暑天氣炎熱,應小心提防中暑,除做好防曬外,冷氣房內冷氣也不要開太強,穿汗衫或是流汗也可以降低身體溫度,至於因炎熱所產生的食慾不振,須多補充具有清熱、解毒、退火的食品,即為「清補」,常見的清補食材如:橘子、西瓜等。
時令養生食材推薦
1.杏鮑菇:活化細胞、幫助新陳代謝。
2.柳丁:調節血壓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3.紫米:促進腸胃蠕動,預防便祕。
4.西瓜: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。
時令推薦食譜
橙香鮮魚(5人份)
材料:鯛魚片3片、洋蔥45克、西洋芹80克、柳丁2顆、檸檬1/2顆、巴西利少許、鹽1小匙、橄欖油3大匙。
作法:
1.將西洋芹及洋蔥洗淨後切成末,魚片洗淨後抹上些許鹽巴備用。
2.柳丁及檸檬榨汁(依個人喜歡酸度調整用量),巴西利(西洋葉)切碎,連同鹽、橄欖油一起放入小碗中拌勻。
3.作法1材料放在魚片下方,放到蒸籠或電鍋裡蒸熟,待魚蒸熟後直接淋上醬汁即完成。
紫米蓮子粥(5人份)
材料:生蓮子50克、紫米100克、白糯米50克、冰糖100克、水1500毫升。
作法:
1.將蓮子先去芯,與紫米及糯米洗淨後,一同浸泡在冷水中約1~2小時(以縮短烹調時間)。
2.備一冷水鍋,放入蓮子、紫米與糯米一起煮,待水煮開後轉小火燉煮到食材微爛即可(或改將所有食材和水,直接放在電鍋燜煮至微爛)。
以上資料出自長庚紀念醫院營養科治療團隊撰寫的《營養師教你跟著四季吃健康》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

濕氣滯留變成毒素!薑黃、綠豆煮粥排毒促代謝


【早安健康/陳芃澄編譯】印度傳統醫學Ayurveda(阿育吠陀),以「醫食同源」的概念維持健康,基本要素為排毒、促進消化,透過身體狀態給予適當的食物。
吃錯食物身體容易累積毒素
根據日本女性網站Googirl指出,身體是由食物組成,習慣吃好的食物就有好體態,反之則是毒素。愛吃加工食品,肌膚與腸胃最容易亮紅燈,例如老化、便秘,連帶影響到心理層面,出現沮喪易怒等負面情緒。
以阿育吠陀式的角度來看,屬於身體的排斥行為,攝取過多添加物造成負擔,暴飲暴食、只吃同樣的食物、變胖,消化不易累積在體內成了毒素,在體內停留最後轉變成脂肪,製造體內的垃圾,以下症狀都是身體產生毒素的警訊。
◆吃太多容易疲倦
◆肩頸僵硬、便秘
◆出現厚重白色舌苔
◆糞便、尿液、汗有臭味
◆體力衰退
生薑、綠豆好處多,排毒助消化
根據香取薰、佐藤真紀子著書《アーユルヴェーダ食事法 理論とレシピ》(暫譯:阿育吠陀飲食理論),飯前20分鐘吃一小片沾檸檬汁、岩鹽的生薑薄片,能排毒促進消化,幫身體流汗,生薑含有豐富的薑辣素,可殺菌提升免疫力。
辛辣食物能排除老廢物質,若感到疲倦可能是濕氣過多,一旦濕氣滯留人體就變成毒素,不僅冬天喝薑茶可保暖,夏天也能吃薑促進代謝讓身體變輕盈。
根據醫藥人第87期指出,夏天常吃的綠豆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作用,對高血壓、腸胃炎有一定的幫助,但體質虛寒的人不宜多吃,另外豐富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,印度更是拿來入菜變成咖哩綠豆。
小茴香也是印度常用香料,含有維生素B1可減緩疲勞,維生素B2維持皮膚黏膜生成,及維生素C、E抗氧化,促進傷口癒合,日本瑜伽講師Erica利用上述食材,做出符合阿育吠陀式料理,藉由薑黃粉排除體內濕氣、綠豆促進食慾,打擊夏天食慾不振的問題!
《印式香料粥》
米1/2杯
剝殼綠豆1/2杯
油1大匙
小茴香1小匙
薑末1小撮
薑黃粉1/4小匙
鹽適量
時令蔬菜、香料、水依個人喜好決定
(1)綠豆泡水30分鐘過篩,米洗好瀝乾。
(2)鍋子放油小火炒小茴香,香味飄出放入薑末、薑黃粉攪拌,綠豆、米一同入鍋炒2~3分。
(3)加水煮至沸騰後蓋上鍋蓋,30分後加入蔬菜燉煮,再煮10~15分,中間過程適當攪拌以免燒焦,過程中可加水。
(4)最後加入鹽巴調味即可。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

養生免開火!3道涼拌菜補氣養神、養肝又去痰

【早安健康編輯部/編譯】說到藥膳,你會想到什麼?薑母鴨、麻油雞、人蔘雞湯…這些美味的料理,似乎都需要繁瑣的步驟才能完成,再加上長時間燜燉才會變得美味,其實想要吃出健康,只要選對食材,料理方式可以更簡單!
日本中醫藥膳師杏仁美友提倡的「輕藥膳」,就算是忙碌的上班族、家裡無法開火的租屋族,都可以輕鬆完成。
天天都疲勞,累到沒精神也沒力氣?補氣料理這樣做!
【綜合豆類鮪魚沙拉】
材料:
綜合水煮豆罐頭1個(約120公克) 鮪魚罐頭1個(約80公克)
胡蘿蔔30公克
洋蔥30公克
橄欖油1~2大匙
醋1/2大匙
鹽、胡椒適量
作法:
1. 將豆子以開水稍微洗過,胡蘿蔔、洋蔥切細末
2. 在大碗中將所有材料混合即可
【解說】
「氣」是全身運作的動力,可以溫暖身體、預防細菌或病毒感染的補氣料理,可維持身體健康。除了有補氣的豆子之外,鮪魚、鰹魚都是可以補血、增加氣力的食材,另外,橄欖油用量也可視鮪魚罐頭的情形增減。
【其他推薦的補氣食材】
米、黃豆、香菇、山藥、馬鈴薯、地瓜、南瓜、蛋、棗子、葡萄等
壓力大讓人頭痛又煩躁,甚至快便秘?你需要養肝順氣!
【涼拌西洋芹】
材料:
西洋芹1株
麻油1/2~1大匙
鹽、白芝麻少許
作法:
1. 將西洋芹的葉子切碎、莖的部分隨意切段,放在大碗裡
2. 加上少許鹽仔細揉搓
3. 加上麻油拌勻,撤上白芝麻即成
【解說】
西洋芹能鎮定體內多餘的氣及熱能,利尿,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;由於西洋芹的葉子部分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胡蘿蔔素,建議不要光是吃爽脆的莖部,葉子也可利用。
【其他推薦的養肝順氣食材】
芹菜、水芹、鴨兒芹、蕃茄、青椒、菊花等
整天心事重重、容易感到不安?你需要理氣去痰!
【茼蒿蘋果沙拉】
材料:
茼蒿1/2把
洋蔥1/4個
蘋果1/4個
橄欖油2大匙
醋2大匙
砂糖、鹽、胡椒少許
作法:
1. 茼蒿去除根部硬處,莖切細末,葉子切成易食用的大小;洋蔥切細末、蘋果切成扇形片狀
2. 在大碗中混合調味料,加入洋蔥末,再加入蘋果及茼蒿略為拌勻即可
【解說】
茼蒿及洋蔥都有助去痰,改善氣滯、胸悶的現象,而香氣濃郁的蔬菜大多也能「芳香化濕」,可以排出多餘水分、促進腸胃機能,也能讓心情變好!
【其他推薦的理氣去痰食材】
紫蘇、生薑、茼蒿、洋蔥、柚子、昆布、海帶芽等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

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

胡麻粥潤肺、枸杞粥明目!以粥養生,這時間吃最好

清晨吃粥最好
以調養身體來看,粥最適合空腹食用,最好是早晨起床後當早餐,也可以當晚餐,但若是當晚餐就不適合再吃其他食物,因為晚餐本來就應該少食。
《老老恆言‧晨興》:「每日空腹,食淡粥一甌,能推陳出新,生津快胃。」張來也說:「每日晨起,食粥一大碗,空腹胃虛,穀氣便作,所補不細……」幾乎所有談粥的書都建議早上吃,吸收效果最好。在傳統的時辰養生法中,早上七點到九點是胃經最活躍的時刻,也是吃粥的最佳時辰。
溫熱食用不可過量
除了注意吃的時間外,吃粥時還有兩個原則要注意:一是要溫熱食用,二是不可以吃過飽。粥雖然好消化,但只要腸胃感覺脹,就已經傷到胃了。
曹庭棟對於量的看法是要「量腹節所受」。我們有沒有吃飽,別人無法得知,量的拿捏要靠自己,寧少勿多,而且每天食用量要一致。
適量調味增添口感
養生粥最好是直接食用,但如果覺得太清淡,也可以加入鹽、糖、蔥、薑調味。只要不會造成身體負擔,如有高血壓或腎臟病要限制用鹽,減重者最好不要攝取糖分,其他都可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調味。
除了適當的調味外,食用養生粥時,最好不要再搭配其他菜餚,以免影響食材的吸收。
胡麻粥 (花果籽類)
胡麻,有黑芝麻與白芝麻兩種,入藥煮粥通常選擇黑芝麻。黑芝麻含有油脂、醣類、蛋白質、芝麻素與維生素B2、E與鈣等成分,營養豐富,常吃可滋補五臟與虛弱體質,身強體健後,便秘、貧血與少年鬚髮變白等狀況就自然改善了。
購買黑芝麻時要注意是否烘炒過,炒熟的芝麻較香,但保存期限短,如果是未烘炒過的,磨粉前要先將芝麻放入乾鍋稍微烘烤,香氣才會出來。
【作法】
材料:黑芝麻粉60克、白米1杯、水約10~12杯
步驟:
1.白米洗淨入鍋,加足量的水,浸泡約30分鐘,以大火煮滾。
2.轉小火,蓋上鍋蓋,慢熬成粥。
3.起鍋前將芝麻粉以少許溫水調成稀泥狀,拌入粥內,再稍煮片刻即可。
枸杞子粥(花果籽類)
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、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C、多種氨基酸與鈣、磷、鐵等礦物質成分,可強壯筋骨、保護肝臟、改善視力、促進造血能力、提升與調節免疫力,加上藥性平和,可藥用又兼食補,適合大多數人服用,因此從古代就很受重視,常用於抗老延壽,有「卻老」的別稱。近年來使用3C產品人口激增,使得大家眼力大傷,不妨平時多食用枸杞子粥,保養靈魂之窗。
【作法】
材料:枸杞子50克、白米1杯、水約8~10杯
步驟:
1.以水沖洗枸杞子表皮上的灰塵雜質。
2.白米洗淨,放入鍋中,加足量的水,浸泡約30分鐘。
3.加入枸杞子,以大火煮滾。
4.轉小火,蓋上鍋蓋,慢熬成粥。
本文摘自《以粥養生》/陳玫妃中醫師(靖妃中醫診所院長)審訂/商周出版
★★★★臻德養生商場:https://goo.gl/dKdHq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