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山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山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

錯過來不及! 喝這湯「轉大人」長高高~

文/Fooding台灣好食材編輯‧圖片來源《原來你誤會油了》《一人份甜點》

孩子長不高,爸媽好擔心,與其四處找偏方,不如聽聽中醫師的見解,怎麼吃、怎麼睡,才能讓孩子趕快「轉大人」?
幫助孩子長高,只能打生長激素嗎?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師蔡佩怡指出,生長激素最多只能長高2、3公分,還可能有糖尿病、顱內壓升高等副作用,中醫認為,腎為先天之本,要長高可從補腎著手,脾胃是後天發育之本,脾胃強健有助於生長發育,山藥、骨碎補、黃耆、黨參等藥材有助於長高,狗尾草燉排骨湯也具有開脾健胃的功效



1012歲開始「轉大人」
蔡佩怡指出,嬰幼兒期是人體成長發育第1個高峰期,青春期則是第2個,1012歲到1617歲,就是所謂「轉骨」或「轉大人」時期,如果每年長高少於4公分,即屬生長遲緩,一旦錯過生長黃金期,想長高也不太可能。
    
蔡佩怡醫師指出,遺傳、先天染色體異常、疾病、長期使用類固醇、生活作息、飲食習慣、心理因素都可能影響孩童長高,除了先天性疾病,其他因素造成的生長遲緩現象,以中醫調理成效都不錯。
山藥、骨碎補、黃耆、黨參等藥材有助於長高。(示意圖)
山藥、骨碎補、黃耆、黨參等藥材有助於長高。(示意圖)

山藥、黃耆健脾補腎氣
一名13歲男孩身高150cm,曾接受生長激素治療,但效果不佳,去年長高不超過5cm,由於是早產兒,未從母體獲得足夠腎氣,以致發育遲緩,蔡醫師採用加減「六味地黃丸」治療,配合菟絲子、枸杞子、女貞子等藥材,每天早晨服用該院研發的「養筋壯骨茶」,目前每月長高1cm左右,不到半年即追過去年全年的成效。
 
她指出,中藥「轉骨方」以補脾腎為主,山藥、骨碎補等藥材可補腎氣,黃耆、黨參則是健脾益氣的藥材,民間流傳的「轉骨方」狗尾草燉排骨湯即具有開脾健胃的功效,「養筋壯骨茶」即飲包以補脾腎為主,不僅可用於兒童轉骨,也能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。







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讓山藥營養翻倍的20種搭配

山藥是一種葯食兩用的中藥材,日常生活中,它也常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。山藥具有補中益氣,強筋健脾的滋補功效,營養價值非常高,最適合滋補。山藥如果搭配某些食物,可以使山藥的營養翻倍。


1健脾養胃山藥搭配紅棗

滋補脾胃甘味食物中,山藥屬首推,性溫,富含黏蛋白,能保持血管彈性,最重要的是,山藥還有潤肺止咳功能,嗓子難受的人絕對要多吃!跟紅棗搭配,可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。紅棗和山藥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,或蒸或煮,甜咸皆宜,愛喝湯的人可以煮湯時多放點山藥和紅棗。

2降血糖山藥搭配南瓜

山藥中的可溶性纖維能幫助推遲排空胃內食物,控制飯後血糖升高,還能助消化、降血糖;而南瓜中含有微量元素鈷、鋅、銅和果膠等能促進人體胰島素的正常分泌,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、高血壓以及肝臟和腎臟病變,增強抗貧血抗癌能力。因此兩者搭配食用,既能更好地降低血糖,又有助於健脾養胃。

3補中益氣山藥搭配核桃

山藥味甘,為中醫「上品」之葯,除了具有補肺、健脾作用外,還能益腎填精。凡腎虛之人,宜常食之。核桃則有補腎固精、利尿消石、潤腸通便、溫肺定喘的作用,常用於腎虛腰痛、尿路結石等症。山藥搭配核桃食用,具有補中益氣、強筋壯骨、健腦的作用。

4緩解秋乏山藥搭配陳皮

中醫認為,山藥味甘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,可補脾養胃,生津益肺,補腎澀精,常用於脾虛食少,久瀉不止,肺虛喘咳,腎虛遺精,帶下,尿頻,虛熱消渴等症。而陳皮性溫,味辛、苦,入脾經、胃經、肺經,可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,臨床使用陳皮多治痰濕不化、胸膈滿悶、咳喘痰多、痰白粘稠。因此如果秋季因為感冒等原因造成咳嗽痰多,不妨搭配山藥、陳皮食用,有助緩解痰多咳嗽等癥狀,更適用於在養肺的秋季食用。

5滋補山藥搭配枸杞

如果不單獨吃山藥,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,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。用小米、山藥、枸杞來煮粥,內熱者及脾胃弱者很適合食用它。開胃又能養胃,具有健胃消食、清熱解渴和胃安眠的功效。

6健脾養胃山藥搭配鴨肉

從口味上來說,山藥的柔和與鴨肉的鮮美相得益彰,還能讓湯汁乳白,鮮味柔和。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,有益肺止咳、健脾養胃的功效,鴨肉更是滋陰養肺、止咳化痰的佳品,故而兩者一起煲湯不僅口味鮮美,還能健脾養胃、止咳化痰。

7健脾補腎山藥搭配蓮子

山藥和蓮子可以說是老年人的益腎法寶。山藥具有補脾養胃、補肺益腎、澀精止尿的功效,蓮子入心、脾、腎經,具有固精止瀉的作用,二者同時服用既可補脾,又可強腎。

8滋腎益精山藥搭配排骨

排骨除含蛋白、脂肪、維生素外,還含有大量磷酸鈣、骨膠原、骨粘蛋白等,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。常吃排骨具有滋陰潤燥、益精補血的功效。而且山藥含有皂成、粘液質,有潤滑,滋潤作用,故可益肺氣,養肺陰,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。所以,常吃山藥能健脾益胃,助消化,益肺止咳。

9補肺益腎山藥搭配杏仁

杏仁和山藥,自古就被認為是能夠止咳潤肺、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。山藥搭配杏仁食用效果更好,可補肺益腎。有時間的時候,為家人煲些山藥杏仁粥,不僅能清泄燥邪,還能滋潤臟腑、補中益氣,幫助家人安然度過乾燥的秋天。

10補鈣山藥搭配芝麻

芝麻除了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EB1外,它還是補鈣的「高手」,而和山藥一起搭配來吃,補鈣功效會更好。這是因為,每100克白、黑芝麻含鈣量分別為620毫克和780毫克,是同等重量牛奶的六七倍,而山藥則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。

11固腎補精、滋補強身山藥搭配桂圓

山藥具有滋腎益精、養護肌膚、強健機體的功效,桂圓有補血安神、補養心脾、滋補強身的作用;將山藥與桂圓一同食用,可以固腎補精、滋補強身。

12延年益壽、補腎健脾山藥搭配鴿肉、栗子

鴿肉具有補肝壯腎、益氣補血、美容養顏之功效,栗子具有養胃健脾、補腎強腰、抗衰老、延年益壽等作用;山藥、鴿肉、栗子三者同食,既可以補腎健脾,又有很好的美容養顏、延年益壽之功效,特別適合於女性和老年人食用。

13益氣養胃山藥搭配豬肉

山藥能夠益氣養陰、健脾養胃,豬肉可以補益肝腎、強筋壯骨;山藥炖排骨不僅美味可口,並且具有很好的益氣、養胃強身的功效。

14延年益壽山藥搭配黃酒

黃酒具有舒筋活血、驅寒祛濕、抗衰老、延年益壽的作用;將山藥和黃酒一同煮食,可以滋腎活血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。

15止瀉消腫山藥搭配紅豆

山藥具有健脾胃、助消化、強健機體之功效,紅豆具有止瀉、消腫、滋補強壯等功效;將山藥和紅豆搭配食用,可以起到健脾止瀉、消除水腫的作用。

16延緩衰老山藥搭配葡萄

葡萄具有滋補肝腎、養血益氣、強壯筋骨、健腦養神、抗疲勞、抗氧化、防衰老的作用;將山藥與葡萄搭配食用,可以補虛養身、養護肌膚、延緩機體衰老。

17補腎澀精山藥搭配芡實

芡實具有補中益氣、滋養強身、固腎澀精、健脾止瀉之功效,將山藥和芡實搭配食用,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腎澀精、止瀉、強身健體的食療功效。

18健胃補脾山藥搭配羊肉

山藥能健脾胃、促消化,羊肉可以和胃、助消化;山藥和羊肉同食,可以很好的健脾養胃、促進消化。

19提高免疫力山藥搭配芸豆

芸豆具有益腎、補元氣、增強免疫力、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;將山藥和芸豆一同食用,可以強身健體、提高人體免疫力。

20補體虛、益五臟山藥搭配驢肉

驢肉具有補虛、補益氣血、熄風安神等功效;山藥和驢肉同食,可以達到很好的補體虛、益五臟的功效。






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

小心爆肝!中醫保肝4大招



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49期  作者 : 林貞岑

肝火大表示肝不好?中西醫對肝的觀點迥異,養肝、保肝,首先要知道自己保的是哪一種肝。
「醫生,我口乾舌躁、肝火旺,是不是肝功能不好?」

臨床上聽過無數抱怨,愛開玩笑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理事長許金川,忍不住搖頭嘆道:「國人說的肝與正統醫學的肝,有很大的差別。」

此肝非彼肝,問題倒底在哪裡?

事實上,中西醫學語彙不同,中醫所指的肝,遠比現代醫學的肝範圍更廣

當西方肝遇見東方肝

現代醫學的肝,是指單純的器官──兩片重達1.5公斤,沒有神經,默默工作的肝臟,是人體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。

中醫的「肝」,則不只是肝臟而已,廣義來說還包括腦及神經系統。

根據典籍記載,肝為將軍、統帥,負責謀慮、思考,管理身體各部門運作,「有點類似自律神經系統,」在中國醫藥學院教授中醫內科學多年,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陳榮洲表示,像是昡暈、中風等,在中醫裡都被歸類成肝系疾病。

以功能分類,中醫的肝主要負責藏血和疏泄。藏血是儲存身體的養份,疏泄則是指身體的疏通調節(新陳代謝)功能。

舉例來說,肝就像一個中央銀行,負責管理身體三大貨幣(氣、血、水)流通。情緒、睡眠、飲食甚至藥物等,均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。

一般所說的肝火旺盛、肝陽上亢,便是疏洩功能過度亢奮的表現。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,頭暈、失眠、口乾、耳鳴,眼睛乾澀、頭痛等現象一一出現,甚至引起肝發炎及病變。

因此中醫所謂保肝養肝,基本就是改善身體環境,維持正常的疏通調節功能,以增強對抗疾病的能力。

「簡單來說就是減輕肝臟負擔,」擅長中西醫結合,三總中醫部主任林高士提到,這一點中西醫看法相同,但中醫在做法上,似乎較為多元豐富,只要從一些日常生活細節著手,以改善屬於肝系統的諸多病症,達到保肝目的。


1.情緒要平穩

中醫提到「怒則傷肝」,情緒起伏過大,很容易影響到肝。通常自我要求高、急躁、完美主義的人,較容易產生焦慮、不安,這在中醫裡是屬於較易產生肝火的體質。

「肝屬木,木喜調達。」參與台大中西藥合併治療肝炎計劃,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副院長蔡宗龍,本身也是肝膽腸胃科醫師,他認為可以把肝想像成一棵大樹,樹木喜歡自由、無拘無束,因此,養肝首重情緒調節、心情愉快。

行政、醫療工作繁忙,另外還有唸書及研究工作,蔡宗龍個人調整壓力的辦法,是週末騎馬。躍馬馳騁的快感,讓他可以得到釋放,重新找回力量。

成功抗肝癌10年,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蘇起認為,「不生氣」很重要。擔任公職六年半,無論面對立法院接受質詢、挨罵等種種壓力,蘇起卻很少失眠過。
 
成功抗肝癌10年的國安召集人蘇起
「啊,恰到好處。」個性開朗的蘇起,一進門就為我們介紹他特別喜歡的,掛在牆上的聖嚴法師題字。

對他而言,沒有升官、下台,只是平行的從一個圈子轉任到另一個圈子,「上班打領帶和不打領帶而已」,自己把工作儘量做好,得失心不要太重,就不會隨情緒起舞。


2.睡眠要足夠

肝主藏血,黃帝內經素問篇提到:「人臥則血歸於肝。」足夠的睡眠,肝臟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復。

以中醫觀點而言,晚上11點至凌晨3,血液流經肝、膽,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,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,體力無法恢復,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。

「在這段時間內要睡著才算,」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郭忠禎提到,他個人一定想辦法儘量在11點前就寢,至少十二點半點前會睡著。

睡眠品質不佳,也會造成肝火上升。因此專家建議,晚上不適宜從事太過耗損腦力的工作,容易影響睡眠品質。

身兼教學臨床多職,治療肝病經驗20年,陳榮洲主任坦承,自己經常得忙到凌晨1點才能就寢,「但我一定會打坐半小時以上,」持續打坐20多年,陳榮洲相信打坐可以沈澱白天的紛擾,讓自己靜下心來,短時間內就可以進入夢鄉,且一夜好眠。


3.適當的休息

「平時累了就要休息,」蔡宗龍建議,對肝最好的方式,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。他記得自己在當住院醫師時,同事的肝功能指數飆到200多,他自己則是完全正常。後來他發現這位同事一開始上班,便拚命工作到晚上10點,中間不吃飯也不休息;他自己是三餐照常,中午小睡一下,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,即使工作到比同事還晚,可能要11點才能回到家,但是他的精神體力,還是比別人好。

「我們的身體很敏感,」大學時代檢查出B型肝炎帶原,國小任教的陳老師與肝炎病毒和平相處近20年,她堅持只要忙了、累了,就隨時調節、抓空檔休息,比如中午睡午覺,通常疲倦的感覺都可以清除。

4.飲食清淡

辛辣、刺激的食物,如油炸、咖啡、茶等,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,儘量避免過量食用。

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和水果,不會增加肝臟負擔,又富含抗氧化物,對肝細胞的修補有很大幫助。

從小生長在台東的蔡宗龍,吃慣食物原味,像是燒烤、加工品、油蔥、油炸等,「凡是沒有食物原味的食物」他一點也不碰。家裡採低油低鹽、不加味精的健康飲食,除此之外,蔡宗龍每天帶便當上班,他認為可以因此減少外食對身體造成的負擔。

「自己要懂得去平衡,」郭忠禎主任提到,自己平日飲食沒有特別禁忌,今天吃得油膩點,明天便改吃些涼性食物如絲瓜、高麗菜,或是蔬果多一點,去平衡身體的酸鹼值,他認為飲食均衡就好。

至於火氣大需不需要吃藥?專家認為,除了睡眠足夠、心情放鬆,一些簡單的食物也有助於降火。綠豆、薏仁、蘆筍、絲瓜、西瓜、蘆薈、蚌類可以清熱;

也可藉由調節身體水分(中醫稱為瀝濕)的紅豆、冬瓜,除去身體的濕熱狀況,郭忠禎醫師提到。

此外,中醫認為,強化腸胃功能,肝才可以得到充分營養。飲食清淡可以減少腸胃負擔,四神湯中的的蓮子、芡實、茯苓、山藥,具有健脾效果,可以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。

四神湯中的的蓮子、芡實、茯苓、山藥,具有健脾效果,可以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


拿著電話邊講邊煮菜,拼布老師林麗貞去年才跟兒子共同經歷肝癌開刀。笑聲琅琅的她,提到20年前曾因急性肝炎住院,之後服藥產生憂鬱症副作用,連家裡窗戶都不敢開。一路歷經肝硬化到肝癌,她承認自己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。

以前她體力很差,「後來我練瑜伽,開刀半年之後體力很快就恢復,」腦子裡總有不同的計劃在打轉,現任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義工的林麗貞,十分推薦瑜伽的功效。

生活正常、飲食有節、恰到好處的生活方式及處事哲學,可能才是將人生從黑白轉成彩色的契機。


簡單好做的保肝瑜伽操──拜月式


利用隨時可做的瑜伽伸展姿勢,輕鬆達到強化肝臟功能

●特色:
 利用前彎、側彎、腳伸直等伸展動作,帶動內臟筋絡的肝經及膽經,達到強化肝臟效果。

●步驟:
 1. 腳與腰同寬,雙手合掌,打開往上舉至與肩同寬。
 2. 雙掌張開後仰吸氣。
 3. 前彎吐氣
 4. 雙手左右環抱往上合掌吸氣
 5. 左右各側彎各一次(側彎時吐氣)
 6. 左右扭轉各一次(轉時吐氣)
 7. 雙手回到胸前合掌


 ●每回重複10

●提醒:剛開始做不用調整呼吸,習慣後再慢慢加上。口訣是手、頭往上時吸氣,手、頭往下時吐氣。



中醫治療肝炎

中醫講究的是症型,而非疾病。因此在肝炎的處理上,也可以分成幾個階段:

●急性發炎期:

表現症狀有悶痛、脅肋痛等。臨床上以清熱解毒藥物如茵陳嵩、大清板藍根等,加速肝內酵素的廓清,運用小劑量抗病毒藥物,一點一點殺死病毒;發炎情形較嚴重時,所謂苦寒藥如黃蓮龍膽洩肝湯等上場,負責增強巨噬細胞和網狀細胞,調整免疫能力,對抗肝細胞損傷,以陳榮洲主任的治療經驗而言,一般都可以讓肝指數下降。

●復原期:

面對死傷累累的肝病戰場,中醫此時考慮的是,如何幫助肝臟細胞復原。

「有時會加一些活血化瘀的藥,清除肝纖維化,」陳榮洲表示,研究發現丹蔘可以增加肝細胞一倍以上的再生能力,對於修復很有幫助。肝炎病人在恢復期時,經常出現容易疲倦、口乾、睡不好等氣陰兩虛的情形,因此除了清熱解毒藥之外,有些醫師會使用丹蔘來調補。

但也有醫師認為恢復期不應用藥。「因為若是中途攔截,會不會讓身體失去自體免疫的機會?」這是中醫、西醫目前共同面臨的困擾。

疲勞會傷肝?

在臨床上雖可見過度疲勞的人,會出現輕微的肝指數升高,但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證據顯示,工作太累或是疲勞會引起肝病。

且在台灣造成肝病的主因,多為病毒、藥物及飲酒過量造成。一般僅就疲勞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改變,來「間接」推測,疲勞可能會引起肝病發作,實際上並無明顯證據證實兩者之間有關連。

但是肝炎患者確實較容易出現疲倦的情形。中醫認為,肝為罷(疲)極之本,通常肝氣血不足的人,特別容易覺得疲憊;西醫看法則是在肝炎急性發作、肝硬化或是肝癌末期時,才可能出現疲倦的症狀。

疲倦只是一種警訊或是表現,找出背後潛藏的病因,才是重點。

文章出處


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

過年暴食脾胃虛,該吃什麼補回來?中醫師:這5種料煮四神湯,開工補好精氣神!




農曆年節結束,大吃大喝的後果,便是肥胖悄悄上身。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張哲銘表示,暴飲暴食、三餐不正常容易造成脾臟虛耗,建議以山藥、扁豆、白朮、大棗、茯苓烹煮「四神湯」滋補(編按:傳統食材為蓮子、茯苓、山藥、芡實),若要溫補,可加生薑、豆蔻、小茴香,若屬濕重體質,則多加陳皮,讓精氣神在年節收假後也進補一番!


山藥人蔘雞湯,加入紅棗能夠照顧脾胃,對身體有益。

張哲銘主任指出,現代人因生活作息及營養不均衡,容易出現「虛症」,兼有虛火、痰濕、鬱結等問題,所謂「虛症」是指身體面對冷涼的天候需要更多能量禦寒、維持生理機能,一旦身體出現問題或較為虛弱,臟腑就容易出狀況,例如經常熬夜、經血過多,易造成眼睛乾澀、指甲不光滑、頭暈等肝虛症狀,建議吃何首烏燉雞補肝陰肝血或喝菊花茶降火氣、喝玫瑰茶解鬱結等。 

紅棗滋養脾胃,適量才健康 

年節期間,民眾喜歡吃瓜子、核桃、紅棗、桂圓等零嘴,張哲銘表示,核桃油脂多、可補腎陽,適合老人或過度勞累、大便乾燥而沒有火氣者食用;冬瓜子有助於痰液黏稠難咳及排便不順者;紅棗滋養脾胃、對脾胃較虛弱者有益;桂圓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,適合氣血不足的女性或心神不定者食用;不過,凡事過猶不及,紅棗若吃太多,胃部容易悶脹不適,核桃吃太多則可能變得燥熱,加上油脂較多,容易產生滑腸,因此適量才算是健康食補。

新年養生操,消化更順暢 

此外,過年期間民眾疏於運動,甚至都在電腦或電視機前度過,張哲銘建議可以做些簡單的動作及自我按摩,讓身體稍稍恢復活力。

這套「新年養生操」包括「按摩腹部及深蹲+雙手托天」。張哲銘說,腹部有多條經脈通過,包括任脈、胃經、脾經、腎經,站或坐時,用手在腹部左右推動,推開卡住的筋結或氣結,讓消化較為順暢;深蹲可訓練大腿肌肉,雙手托天以兩手手指交叉、翻掌,掌心朝上,踮腳時可以拉開三焦經,讓經脈更通順。


文章出處

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

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


冬補是傳統的節令大事,依中醫傳統的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的理論,冬令進補可暖身應付寒冬,又能調養身體。但需依個人體質,選擇不同藥材進行補冬。才不會補出口乾舌燥、口腔潰瘍、便秘、流鼻血等症狀。
時序進入秋冬,許多人已經開始進補,儲備寒冬的能量。薑母鴨、羊肉爐、藥燉排骨、當歸鴨、燒酒雞等等,都是民眾常用的藥膳,如果補過頭了,恐易流鼻血、便秘。
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、平補、涼補。體質虛寒則溫補,不虛則平補,燥熱則涼補。若要選擇適合全家大小、多數人體質皆可食用的,則以平補最佳。以下這3種藥膳,是中醫師最推薦的平補藥膳:


四神湯
四神湯補充元氣(王仁駿/大紀元)
效用:四神湯藥性平和,具有健脾、利濕、補腎的功效,常吃可調整消化功能、補中益氣。適合常熬夜、易嘴破、便秘、長痘痘的人。
做法:將茯苓、芡實(或薏仁)、蓮子、山藥等各6~10克,浸泡半小時後,加入適量的豬肚或是豬小腸,一同燉煮,用少許鹽調味。

狗尾草雞湯
效用:狗尾草又稱通天草,是民間傳統藥草,具備有健脾、開胃、顧肝之功效。狗尾草性溫、味甘、無毒,主治小兒發育不良,有開脾、利尿、健胃除積等功效。
做法:將狗尾草洗去雜質後備用,再將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,用少許鹽巴調味即可。

何首烏雞湯
效用:何首烏可以益氣養血、補養肝腎、黑髮,改善頭暈目眩,手足冰冷及腰膝痠軟等症狀,具延緩老化功效。滋補力道比四神湯再強一些。
做法:將何首烏、黨參、黑棗、枸杞、黃精及龍眼肉等藥材洗淨浸泡半小時,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,用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
資料來源:大紀元時報/責任編輯:李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