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銀耳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銀耳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

湯圓減油新吃法,養生又享瘦


元宵節有小過年之稱,吃元宵、湯圓,象徵幸福團圓。芝麻湯圓、花生湯圓、鮮肉湯圓…,包餡元宵口味多,Q軟中又是香甜、又是鹹香,讓人忍不住一顆接一顆。
不過好吃的元宵還真的不能多吃,因為它的熱量頗高。如果是一般無餡小湯圓,10顆熱量就高達70大卡,等同於4分之1碗的飯;包餡湯圓4顆熱量約是280大卡,等於吃進一碗白飯。

減糖、減油、增加膳食纖維


台北市衛生局建議以下吃法:
甜湯圓:可搭配少量水果丁、花草茶、紅棗枸杞、或桂圓銀耳湯當湯底的方式,有天然的水果香、花香,養生又能降低糖的攝取。
鹹湯圓:使用多種蔬菜、菇類熬煮湯頭,不但鮮美,同時可以減少使用油蔥酥、爆香或肉類湯頭的油脂,食用時,再加入蔬菜,增加膳食纖維。

湯圓的餡料為增加香滑口感,常會額外加入豬油、奶油及糖等調味,湯底也有熱量,血脂高、膽固醇高、三酸甘油脂高的人要留意,以免攝取過量醣類、油脂,導致血糖、血脂肪。此外,湯圓的外皮大多以糯米為主,粘性高不易消化,老人和小孩以及胃腸機能不佳的人,要慢慢吃,避免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。



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雨水春到,養生先養脾



雨水時節,春意萌發,卻乍暖還寒,時不時來一場倒春寒,換春裝還早了點,春捂的說法卻有一定道理。此時養生,重在養脾胃。

一、節氣衣著:保暖防寒,春捂有理
雨水之後,天氣雖開始轉暖,你也許開始欣喜的脫了棉襖穿單衣,而實際上此時的北方寒氣未盡,氣溫變化較大,由於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鬆,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,容易感邪而致病,所以此時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,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。
另一方面,雨水時節還要注意倒春寒。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,尤其對老人和小孩的健康威脅較大,特別是溫度突降時,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,容易誘發心臟病、心肌梗塞等;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,導致感冒和發燒。所以,雨水節氣,注意保暖,不要過早換棉穿單。



二、節氣飲食:春夏養陽,補脾養胃
雨水節氣,春風化雨,地濕之氣漸升,早晨開始有露、霜出現,寒濕之氣容易損傷脾胃,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,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,飲食上要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,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暢肝臟,保持肝氣調和順暢,食物中的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。

同時,要儘量少吃生冷辛辣食品,多吃新鮮蔬菜,以顧護脾胃,如鯽魚、胡蘿蔔、小米等食物,以達到健脾的目的。而此時氣候較陰冷,可以適當進補蜂蜜、大棗、山藥、銀耳等適合這一節氣的食物,正如唐代藥王孫思邈說: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。
       三、節氣心境:安心寧神,以養元氣
雨水節氣變化無常的天氣,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,心神不安,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,對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哮喘患者更是不利。為了消除這種不利健康的因素,要積極的進行精神調節,注意清心寡欲,不妄勞作,以養元氣。

四、節氣鍛煉:輕緩運動,保存能量
雨水是早春節氣,尤其是在北方,此時仍然較為寒冷,因此,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,以便讓肝氣慢慢和緩的上升,避免因為體內能量消耗太過,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,導致肝氣失去太多而出現發熱、上火等症狀。應該挑選一些較輕鬆的運動進行鍛煉,如散步、打太極拳、瑜伽等。


五、節氣食譜:雨水養生,氣血雙補
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雨水節氣養護脾胃,推薦幾款營養美味的食譜。

滋陰養血——桂圓阿膠紅棗粥
配料:粳米100克、桂圓肉20克、阿膠10克、棗10克。
做法:將阿膠溶解,桂圓肉去雜質洗淨,紅棗洗淨去核;鍋內加冷水約2000毫升,放入桂圓、紅棗,用中火煮至水剩三分之一;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慢煮成粥;加入融化的阿膠攪勻即可。

補血益腎——紅棗首烏粥
配料:何首烏50克、粳米100克、紅棗5枚,紅糖適量。
做法:將何首烏置於砂鍋中,加水1000毫升,水開後用文火再煎15分鐘,去渣取濃汁500毫升,將粳米和紅棗放入砂鍋內煮粥。粥成後,放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。



益氣養肝——涼拌雙耳
配料:水發銀耳、黑木耳各100克,鹽、味精、白糖、胡椒粉、麻油適量。
做法:水發銀耳、黑木耳除去雜質,清水洗淨,沸水焯5分鐘,放入冷水中冷卻5分鐘,控幹水後裝盤。依個人口味將上述調味品放入碗中用冷開水調勻,澆在雙耳上拌勻即可。